宁波工程学院多模式公交协同管理实验室建设项目

           2015年5月15日,宁波工程学院多模式公交协同管理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学校验收。

         多模式公交协同管理实验室将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城市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多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结合起来,并将多个相对独立的业务操作系统进行集成,在实验室里面的沙盘内进行体现,实现多模式下的公共交通协同管理的模拟展示和实际操作,使其在可视化的仿真环境下实现公共交通协同管理的过程,并可开展公交系统仿真、公交优化调度、快速公交、换乘和多模式公交联合调度等课题的教学科研和相关技术培训工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后备人才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成为智能交通企业的创新型产品。多模式公交协同管理实验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实验系统,对公司也是一个大的挑战。公司在2014年底项目中标后,组织公司的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攻关,设计了多种建设方案,最终建设成果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赞扬。

         多模式公交协同管理实验室在硬件上以宁波南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仿真模型沙盘的主要展示部分,在软件系统上搭建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协同管理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1)    以形态、技术含量和设计理念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宁波南站作为模拟仿真对象,搭建一个以铁路客运枢纽为核心,城市轨道、市域短途公路公交、市区公交、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设施及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展现一个铁路、轨道、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零换乘”、“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集散中心。

  2)    搭建6层的宁波南站交通组织模型,根据实际情况模拟展示宁波南站的交通组织,采用“上进下出”的交通组织模式,展现旅客买票、进站、上车、出站、换乘等程序。

  3)    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与定量评价:实时接收海量出租车和公交车辆 GPS数据、出租自行车站点运营数据以及轨道交通运行数据,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实现对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控;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交通运行状况描述体系;运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车辆的运营行程时间、平均准点率、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发车间隔、平均空驶时间等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结合公共交通运行状况描述体系,对公共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把握公共交通运行的薄弱环节,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优化调度。

  4)    综合多模式公共交通资源,协同优化其配置方式:深度挖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者的特征信息。针对多模式出行者的换乘需求,在宏观尺度上综合多模式公共交通资源的协同配式出行者的服务需求,在兼顾宏观联合调度的基础上,对各种模式的公共交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调度,特别针对地面公交进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在最优化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5)    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在把握公共交通运行状况定量评价和公共交通出行者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制订交通保障政策、运输服务方案等提供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的分析系统和数据报表,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

  6)    综合公共交通信息发布:采用公交电子站牌、手机 APP、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实现综合公共交通信息查询服务,为公共交通出行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别、灵活的公共交通信息,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7)    推动和规范教学管理与行业培训:系统可供展开公交系统仿真、公交优化调度、换乘和多模式公共交通联合调度等课题的教学科研和相关技术培训工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后备人才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